西部农机团队在新疆推广盐碱地节能深耕破障改土装备
近日,中国-中亚盐碱地科技创新与合作国际学术交流会在新疆昌吉召开。西部农业绿色智能装备创新团队与合作企业联合研发的自走式螺旋深耕机在会议期间展出,团队成员吴爱兵副研究员在会上作题为“盐碱地土壤改良技术装备”的报告。
我国是全球第三大盐碱地分布大国,可利用的盐碱地面积约5亿亩,其中新疆盐碱地面积占全国盐渍化土壤总面积的36.8%,开发利用潜力巨大。高盐分致使土壤板结,通气性和透水性变差,不利于作物生长。粉垄耕作被实践证明是一种能有效打破盐障、改良耕层、促进增产的好方法。针对传统螺旋粉垄机作业效率低、能耗高的问题,我所科研人员加强与深圳市爱民创新智慧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合作,在自走式底盘动力传输配置、螺旋式碎土盘刀结构优化、触土部件表面耐磨处理等方面创新设计,研制的新型螺旋深耕机作业深度可达60cm,工作效率提升20%,油耗降低25%以上。处理过的土壤不仅耕层增加,而且土壤细碎、松软,浇水后土壤中的盐分容易下沉,耕作层的含盐量大幅减少、含氧量增加,作物的根扎得更深,而且根系发达、吸收水肥的能力更强。2024年以来,在新疆阿克苏、巴州等地开展深耕改土作业面积已超过2万亩,玉米、棉花增产20%左右,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都很显著,受到了当地种植大户的广泛好评。
近年来,我所相关团队在中国农科院“盐碱地分区改良和综合利用技术集成示范”重大科技任务支持下,还研发示范了秸秆集中条带沟埋和有机肥改良剂定量施用等装备。下一步,西部农机团队将结合秸秆田头轻简堆肥就近还田模式及装备、多元废弃物智流膜环保堆肥模式及装备等科研成果,加强在盐碱地治理利用、中低产地地力提升等方面的推广应用,为促进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作出更多贡献。
自走式螺旋深耕机
吴爱兵副研究员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