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 新闻

“茶叶绿色发展技术集成模式研究与示范”项目 秦巴山区现场观摩与技术交流会在竹山召开

来源: 作者: 时间:2019-06-28
【字体:

  6月24—26日,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主办,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承办和农业农村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协办的中国农业科学院协同创新项目“茶叶绿色发展技术集成模式研究与示范” 秦巴山区现场观摩与技术交流会在竹山召开。中国农业科学院成果转化局副局长文学,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原所长杨亚军研究员,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副所长阮建云研究员,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管理局刘振虎处长等领导出席了会议,秦巴山区茶叶主产县技术主管部门和龙头企业代表、中央及地方媒体等80多家单位近200名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

  秦巴山区是我国重要的南北分界线,是国家限制开发的主体生态功能区、南水北调工程重要水源涵养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和川陕革命老区“四区叠加”地区。茶产业在秦巴山区具有重要的社会地位,区域内的76个县(区)中有50个县(区)产茶,茶园面积达到了675.36万亩,占全国的15.4%。

  2018年以来,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和农业农村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共同承担了中国农业科学院协同创新项目“茶叶绿色发展技术集成模式研究与示范”,主要选择秦巴山区和云南省澜沧县边疆少数民族聚居区作为项目实施重点区域,通过开展茶叶绿色发展技术集成模式研究与示范,以提质增效为主线,形成相关技术的集成模式,着力提升丘陵山区茶叶生产全程机械化能力,进一步发挥茶产业在国家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中的支撑作用。我所果蔬茶类收获机械创新团队肖宏儒研究员担任“茶园管理全程机械化技术研究”项目责任专家,通过针对丘陵山区台地茶园研发的轻简型茶园作业装备进行集成模式和配置方案的研究,提升丘陵山区茶业发展的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从而助力推动秦巴山区茶园机械化进程。

  为进一步发挥茶产业在鄂西北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产业支撑作用,本次现场观摩会在湖北竹山召开的主题是“鄂西北优质绿茶品质提升技术集成模式”,重点对山区茶园优质高效栽培技术、茶园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治技术、茶园管理机械化作业技术、优质绿茶品质提升加工技术等5个方面的技术进行现场示范和技术培训,为提高项目区的茶叶机械化水平提供参考样板。25号下午,全体代表考察了大观山茶园和湖北圣水茶场良种育苗基地,并参观了丘陵山区茶园管理机械化作业关键技术示范现场。在现场,我所果蔬茶类收获机械创新团队演示了适用于丘陵山区茶园的6台轻简型茶园作业装备,分别为KM1S-30微耕松土机、KM3CG-30茶园翻耕机、KM3CJ-35自走式双侧修边机、KM3XC-30背负式吸虫机、单人修剪机以及最新研发手扶式开沟施肥机,田间示范现场示范机具轻便、性能良好、稳定、适用性强、操作简单,受到与会领导与来宾一致肯定。文学副局长表示,秦巴山区是茶叶主要生产区也是深度贫困区,随着近几年以茶叶为代表的经济来源的农户数量持续增长,该区针对丘陵山区茶园机械化需求十分迫切,而市场没有针对性的丘陵山区茶园机械,希望我所紧紧围绕秦巴山区丘陵茶园的特殊地貌不断创新研发和推广轻简型茶园机械与装备,着力提升丘陵山区茶园生产全程机械化能力,进一步发挥茶园管理机械化关键技术在国家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中的支撑作用。

  6月26号上午,“茶叶绿色发展技术集成模式研究与示范”项目秦巴山区技术交流会开幕。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曾建明研究员、阮建云研究员、我所果蔬茶类收获机械创新团队丁文芹助理研究员、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边磊博士、叶阳研究员分别作了《推进良种化支撑产业升级》《茶叶绿色高效栽培技术》《秦巴山区茶园管理省力化策略》《秦巴山区茶叶病虫害绿色防控体系》《秦巴山区茶叶质量提升加工关键技术及设备》等报告,会场互动热烈,得到与会人员的一致好评。

  (果蔬茶收获机械创新团队撰稿:丁文芹,通讯员:王明友)

  

  “茶叶绿色发展技术集成模式研究与示范”项目开幕式

  

  “山区茶园管理机械化作业关键技术与装备”技术标牌

  

  KM3CG-30茶园翻耕机田间作业示范

  

  KM3CJ-35自走式双面修边机田间作业示范

  

  KM1S-30微耕松土机田间作业示范

  

  茶农现场试用KM3XC-30背负式吸虫机

  

  丁文芹助理研究员作报告

  ​

  

相关附件

返回列表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