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牵头研发的移动式燃油型烘干技术装备助力河南粮食抢烘
10月11日,我所在河南省信阳市罗山县召开粮食应急抢烘装备演示会,展示推广研究所牵头研发的移动式燃油型烘干机,为当下黄淮海地区连阴雨天气秋粮应急抢烘、确保秋粮丰收到手提供有力支撑。我所所长周国民研究员、江苏省农业农村厅高晋宇副处长、罗山县人民政府时圣宇县长参加现场会。
近期黄淮海地区连阴雨天气,秋粮抢收抢烘任务繁重,河南、山东、安徽、河北等地烘干能力储备严重不足问题异常突出,对粮食安全造成较大威胁,农业农村部对该问题高度关切。粮经作物初加工装备团队针对该问题,依托牵头主持的江苏省研产推用一体化项目和中国农科院创新工程经费支持,通过对移动式燃油型烘干机便捷转移系统、换热系统、智能控温系统、干燥工艺等持续攻关,研发出5HYNK-9350型移动式燃油烘干机。该烘干机在应急抢烘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一是干燥速度快、效率高。批次装机量小麦26吨(约50亩),水稻20吨(约40亩)。采用变温、快速循环干燥工艺技术,潮湿水稻降水速率为传统批次循环式3-4倍,批次干燥时间4-6小时(初始含水率不同,时间有差异),可实现日干燥80吨(按4批次计,约160亩);二是动力选配灵活。该移动烘干机可在田间无电力设施的情况下采用拖拉机后动力输出进行烘干作业,也可在场地上采用三相电进行烘干作业,满足不同场景的应急抢烘需求;三是干燥成本低。通过对关键核心部件的优化和智能控温系统的技术创新,干燥成本约2-3分/斤(初始含水率不同略有差异);四是田间转移便捷,可跨区抢烘。采用模块化设计,田间转移道路运输时可快速折叠降落,同时满足田间地头转移和道路运输要求;五是采用信息化、智能化技术手段,实现应急调度。具备信息管理和应急调度平台,可实现设备作业关键参数、位置信息等实时上传,为应急调度提供支撑。
现场展示会后,周国民、高晋宇等领导以及当地农机主管部门、用户代表对该设备后期研发提出了意见和建议,并就当下粮食抢烘背景下如何将科研成果应用于抢烘抢收进行了部署。
此次演示示范会的成功举办,为弥补我国部分地区烘干能力短板,破解我国当下应急抢烘难题,保障粮食安全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技术方案。
我所粮经作物初加工装备团队首席谢焕雄研究员,项目首席专家王建楠研究员,项目参加单位中国农科院农产品加工所、农业农村部农业机械化总站、山东优诺科农业机械有限公司,当地农机管理部门主要领导、农机农技人员、种植大户等50余人参加了此次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