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中懿所长在建所五十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致辞
尊敬的危朝安副部长、尊敬的黄莉新副省长、尊敬的翟虎渠院长、尊敬的曹卫星副主席、尊敬的缪合林副书记,各位来宾、同事们、朋友们:
上午好!
今天,我们怀着无比激动和喜悦的心情欢聚一堂,隆重庆祝农业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建所五十周年。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全所460余名职工,向在百忙中前来参加庆祝大会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并借此机会,向五十年来给予南机所极大关怀和支持的各位领导和同志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我所发展的兄弟单位表示诚挚的谢意。
1957年10月,在华东农业科学所农具系基础上筹建的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正式成立,迄今为止已经走过了五十个年头,期间经历了建所后十年的奠基创业,“文革”中的下放撤并,“文革”结束后的复所再起,再到今天的全所职工齐心聚力二次创业。南京农机化所从当年四十余名科技人员、十几间简陋芦席蓬,逐步发展成为集农机化技术研究、开发、推广、质检、培训和信息服务为一体的国家级农业机械化科研单位。
五十年风雨兼程,一路艰辛,一路探索;五十载春华秋实,一路发展一路辉煌。五十年来,数代南机所人积极投身于用现代工业文明革新我国传统农业的伟大实践。成立之初,我所力担南方水田地区农机化技术的研发重任,成功研制了世界上第一台水稻插秧机,先后以党或国家领导人名义赠送给二十多个国家,此后南机所的1300余项科技成果、120余项获奖成果、130余项专利,逐步应用到农业生产第一线,给我国农机化发展带来了一个又一个惊喜,为推进我国农业现代化做出了卓有成效的贡献。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所紧紧围绕“科研立所、产业强所、人才兴所”的办所理念,坚持快速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以科技创新为根本,实施重点学科建设工程;以创新团队建设为主线,实施人才建设工程;以增强经济实力为目标,实施产业发展工程;以建立激励机制为核心,实施管理创新工程;以和谐南机所建设为重点,实施凝聚力工程,各项事业蒸蒸日上,蓬勃发展。
学科建设卓有成效,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升。耕作、种植与收获机械、植保机械、农产品加工、节水与保护性耕作、农业资源开发及设施农业、农机化发展研究等六大优势学科齐头并进,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油菜全程机械化、奶牛养殖机械化、根茎类作物收获机械化、南方水田保护性耕作技术、生物质能源开发、秸秆综合利用等领域异军突起,将成为下一阶段我所科研新的“增长点”。国际交流与合作日趋频繁,先后与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合作关系。科研项目立项数和研究经费逐年增长,“十一五”头两年,科研立项数达到56项,可支配项目经费突破2500万元。
条件建设投入加大,科研条件大幅度改善。农业部重点开放实验室、农业部南方种子工程技术中心等已成为我所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的重要平台;国家植保机械检测中心检测能力不断提升;农业部南京设计院多项工程设计获省、市奖励,担架式机动喷雾机列入农业部农机具购置补贴目录。近年来,我所又新建了三个工程技术中心、两个部级检测中心。2007年开始建设农业机械重点开放实验室。 “十一五”期间,我所已立项基本建设经费达到8000万元,仪器购置经费达700万元,目前,所区基础设施综合改造项目已基本完成,产业孵化中心大楼、专家楼正在建设之中,科研实验大楼明年将破土动工。可以预见,两至三年之后,一所环境幽美、实验条件较为先进的南京农机化所将呈现在大家面前。
创新文化浓郁,现代科研院所制度日趋完善。2004年,我所实施内部运行机制改革,整合资源,构建机制,为创建现代科研院所确定了制度框架。学科建设、产业开发、人才队伍建设、基本建设和文化建设等五个专题规划,描绘出“十一五”时期我所提高创新能力、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美好蓝图。通过管理部门“创三优”、创建学习型组织和文化建设年等多种途径,培育创新文化,增强科研“软实力”,并营造了较好的内外部发展环境。目前,全所职工正在“求真、求是、创新、创业”的南机所精神的鼓舞下,凝心聚力谋发展,为把南京农机化研究所建设成为国家农业工程技术创新中心、国际农业工程技术合作与交流中心、南方农业工程技术产业孵化中心和国家农业工程技术人才培训中心而努力奋斗。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同事们、朋友们,南京农机化所的历史是一部情系“三农”、改善民生、用科技武装农业的创业史,是一部自强不息、埋头苦干、勇于创新的奋斗史。五十年的基业,来之不易。一切财富对于后人不仅是赠与,更是使命。站在世纪的门槛上,南机所正在豪迈地走向新的五十年。今天,我国农机界将眼球聚焦南机所,因为南机所走过的五十年,正是我国农机科研发展的五十年。我们可以预见,南机所举行百年所庆之际,将是我国农机化高度发达之时,也必将是南机所更加辉煌之时。同志们对此不要有任何怀疑。固然我们不能改变历史,但是我们可以开创未来!
所庆是对历史的纪念,是对优良传统的传承;所庆是对未来的展望,更是对二次创业的又一次动员。我们一定会牢记回良玉副总理和各位领导的殷切期望,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雄心壮志,勇攀科学高峰,为发展我国农业机械化,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谢谢大家!(来源:所庆办公室)